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動物生理-ch2循環與消化系統」標籤的文章

3-2 P.83圖3-18再吸收與分泌作用是同時發生的?如何讓學生不要誤解有先後之分?

提問: 3-2 P.83 圖 3-18 再吸收與分泌作用,是同時發生的,此處 2 、 3 的標示可能會讓學生誤解有先後之分 感謝提醒。在過去高中生物並無教授在近曲小管所進行的分泌作用 ( 例如 H + 、 NH 3 、 NH 4 + 、尿酸等 ) ,所以學生常會認為再吸收先於分泌作用;但在減輕師生教學負擔的前提下,教科書實在不適合再加入 「 近曲小管所進行的分泌作用 」的小百科或是相關補充,故本版最後決定 以「從腎小管外的微血管網排入腎小管內」的方式描述,以避免過去 「分泌作用發生在遠曲小管與集尿管」的狹隘 描述,而由 授課教師自行判斷補充或說明的內容與程度。 圖 3-18 中加上數字引導,原本是為了搭配課本行文的順序,協助學生閱讀的動線,但確實可能造成誤解,除可依學生程度作適當補充與解釋,本版也思考有機會改版時要如何呈現會較佳。   參考資料: Hamm, L. L., Nakhoul, N. and Hering-Smith, K. S. 2015. Acid-Base Homeostasis. Clin. J. Am. Soc. Nephrol . 10(12): 2232–2242. Koeppen, B. M. 2009. The kidney and acid-base regulation. Adv. Physiol. Educ . 33(4): 275-81. https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7/72/Renal_Diuretics.gif  

咽到食道間的食道有括約肌存在嗎?

  今天台中某高中高三學生在我教學網頁的發問平台問我:學校單元卷的答案說口腔到食道中不具有括約肌,請問老師咽到食道間的食道有括約肌存在嗎? 一般高中生物教科書介紹消化道的括約肌時,食道的部分多會介紹下食道括約肌(賁門),我寫的版本也是(放在BOX)。但是事實上,靠近咽的食道部分具有上食道括約肌(Upper espophageal sphincter, UES),上食道括約肌位於食道開端,可防止食道逆流到氣管與防止空氣進入食道。教科書通常不會介紹上食道括約肌。 教師出題時,真的要注意許多事情,不能只看課本就出題,常常需要查許多資料的。 這個例子再度證明:課本沒提的不代表不存在。(哈哈,有時課本有提的卻不一定存在,有機會再舉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