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伸探究:DNA在不同濃度食鹽水中的溶解度
延伸探究:DNA在不同濃度食鹽水中的溶解度 這周高一DNA粗萃取的實驗告一段落了,我給學生一個任務,就是要測量出DNA在不同濃度食鹽水中的溶解度。作法雖粗糙但很簡單,就是在小燒杯內裝5毫升的特定濃度食鹽水,先秤重後加入萃取所得的DNA(用兩根玻棒撈出來),加一些就搖晃一下讓DNA溶解,直到DNA不在溶解時再秤重,重量差就是加入的DNA量(單位:公克)。 如此可簡易地比較 DNA在不同濃度食鹽水中的溶解度,以驗證課本上的說法: DNA在 濃食鹽水中的溶解度較高。 以下是這周的實驗數據與畫出來的圖表 ,雖然各濃度之間沒有明顯差異(這就反駁了課本的說法),但曲線的趨勢有點像是蛋白質在 不同 鹽類 濃度中的溶解度 (這篇 DNA粗萃取實驗的原理為何? 中的圖四 :理論上 蛋白質在不同濃度的硫酸銨溶液中的溶解度變化 )。 其實這個探討活動可以做的延伸探究還有其他的議題,我正在考慮要不要在下學期,除了生物學學理解碼之外,要不要另外辦一場[生物學教材教法之探究活動]的研習?可以分享幾個概念較為複雜的生物學議題,教師可以應用的教材與教法。 ps.數據的呈現,是以標準誤(Standard Error)而非標準差(Standard Deviation)代表離散程度,是因為取樣數仍太少,標準差太大而不好看。 DNA在不同濃度食鹽水中的溶解度 (平均±標準誤)。